Search


《就算醫護賣命工作都拯救不了的collateral damage(只有林鄭可以)》
  • Share this:


《就算醫護賣命工作都拯救不了的collateral damage(只有林鄭可以)》

【編按:憤怒的醫科同學又再化悲憤爲文字,她說的這個現象暫時未見很多傳媒探討,其實也很值得大家留意。也是為什麼醫護需要堅守香港醫療體系的原因。】

2003年,我只是一個小二學生,對非典型肺炎的印象停留在早上量體溫、上學戴口罩和提早放暑假。但原來對我的家人來說,卻是一段灰暗的記憶。

我的外婆在02年下半年確診患上淋巴癌,在03年初開始接受化療。大概在03年2月的一個週末,我們一家和舅舅們阿姨們全部回到外公外婆家,去商量到底要不要暫停外婆的化療療程,因為當時正值「沙士」開始爆發的時後,公立醫院取消了探訪時間,家人擔心外婆在住院期間缺乏照顧,也擔心外婆在化療後,因為免疫力低下而容易在醫院裡感染「沙士」。正當大家猶豫不決之際,醫院的一通電話替我們下了決定: 醫院已經暫停所有化療療程,以減低癌症病人的感染風險,外婆的化療因而要延後一次。到了3月,我們再次接到醫院電話,表示因為疫情尚未受控,化療要再暫停一次。我們曾經想過讓外婆到私立醫院接受治療,奈何費用高昂,家裡實在負擔不了,唯有讓外婆在家休養,等待醫院通知重新開始化療。終於,外婆在6月重新開始治療,只是效果並不理想,在同年8月安息主懷。

相信這樣的經歷對於一些家裡有長期病患者的香港人來說,並不陌生。長期病患者的免疫力一般比普通人低,感染的風險自然比一般人高。面對如「沙士」一般突如其來的疫症,平常的複診和治療對他們來說,變得額外的膽戰心驚。流感尚有疫苗可供病人注射,來預防感染,但當年的「沙士」和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並沒有預防針,對一眾需要經常往返醫院的長期病患者來說,絕對是一種防不勝防的危機,因此,不少患者寧願延遲複診和暫停非緊急的治療(注意這裡的非緊急是指與感染肺炎病毒的風險比較,暫停治療的風險可能會比較低,而並非指治療不重要),以減低外出時或在醫院裡感染病毒的風險。

這是一種連帶傷害(collateral damage)。而愈是處於社會的基層或弱勢,受到的連帶傷害也愈大。長期病患者,尤其是在公共醫療體系裡面接受治療的病人,在社區大規模爆發傳染病時,除了要承受更高的健康風險,也會因為連帶的防疫措施和醫療資源分配,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健康損傷。

早在醫護發動罷工前,已經有醫生表示為了應付新型肺炎疫情帶來的醫療需求,部分非緊急服務已經受到影響,包括一些住院的床位分配、內科病房的人手調配和非緊急手術等(註1),這是另一種連帶傷害,而這層連帶傷害更是影響到其他公共醫療體系的使用者。

本港至今15名確診的病例中,有三人需要轉送深切治療部,插喉並接駁呼吸機維持呼吸。深切治療部床位有限人所皆知(除非你是蔣麗芸),大家有想過這三台呼吸機是怎樣來的呢? 現實地說,是犧牲了另外三個同樣需要呼吸機的病人而來的。一般來說,大部分轉送深切治療部的患者都是處於危殆但是可逆轉的情況,因而需要緊密監測維生指標和接駁支援衰竭器官(organ support therapy)的設備,提高存活率。這樣的病人包括呼吸衰竭的新生嬰兒,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青年,遭遇嚴重車禍的成年人...... 每少一個深切治療部的床位,就可能減少一分這樣的病患獲得適切治療的機會,也會增加醫療團隊的研判壓力。

如今在武漢市,為了應付疫情帶來醫療需求,跟多醫療機構都被迫暫停其他的醫療服務,當中不乏必要而且緊急的服務,例如腎衰竭病人的血液透析(註2),急性血癌的緊急化療(註3)等。難道我們的醫療系統需要到了不可挽回的境地,政府才後悔沒有及早封關,堵截疫情爆發?

另一邊廂,陳局長早前提及增加1400張額外病床,用於應付疫情帶來的醫療需求,大部分是從原有的內科或急症病房床位改裝而成(註4),若用於接收潛在的新型肺炎患者,並不符合防疫規格,對醫護以及病人帶來一定程度的感染風險。這是第三重連帶傷害,若醫院因此爆發感染,如當年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病房爆發「沙士」一般,對香港廣大市民的健康則構成極大的打擊。

以上尚且是短期內,香港醫療體制所需要面對的連帶傷害,而長遠來說,政府和醫管局在防疫方面的遲鈍(若不是無所作為),對專家意見和醫護訴求無動於衷的態度,都讓醫護人員心灰意冷,先不談對罷工員工的秋後算帳,單是醫護人才的加速流失,足以加劇本已嚴重的人手短缺,正如小鳥醫生所言(註5),人手問題並非引入更多海外(內地)醫生就能解決的。而資深醫護的流失,則影響年輕醫護的培訓,對香港的公共醫療體系造成更深遠的影響。

2020年,我現在是將要畢業的醫科生。我希望好人能一世平安。醫護同行,保護市民。

註1: https://time.com/5775076/hong-kong-wuhan-coronavirus/…

註2:
https://www.chinapress.com.my/…/%25E2%2597%25A4%25E6%2…/amp/

註3:
https://news.ltn.com.tw/amp/news/world/breakingnews/3055046

註4: https://www.hk01.com/…/%E6%AD%A6%E6%BC%A2%E8%82%BA%E7%82%8E…

註5:
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648367862579589&id=396444011105310

圖片來源:《明報》


Tags:

About author
只寫文章,不寫soundbite。
View all posts